电白乡村振兴:三年帮扶,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元描述: 电白区三年帮扶工作队倾情付出,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果,打造特色产业,稳定就业,改善民生,推动乡村生活和美文明,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引言: 2021年,21个帮扶工作队,173名工作队员,带着一份责任,一份希望,扎根电白的乡村,与村民同吃同住,共同奋斗,用汗水浇灌希望,用真心谱写爱与奉献的篇章。三年来,他们以扎实的作风、务实的举措,为电白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,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,共同绘就了电白乡村振兴的新画卷。
H2: 电白乡村振兴:特色产业蓬勃发展
三年来,驻镇工作队充分发挥组团帮扶优势,精心谋划帮扶项目,将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电白沃土,让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肥沃土壤中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。
1. 挖掘特色资源,打造“一村一品”产业
- 那霍镇红松茸“一村一品”产业: 驻那霍镇工作队队长杨锐彬,带领队员深入田间地头,发现红松茸适宜在那霍生长。他们积极探索,从种植技术到销售渠道,一步一个脚印,将红松茸产业从无到有做起来。如今,那霍镇红松茸种植规模已达100亩,成为了当地特色产业。
- 马踏镇富硒水稻特色品牌: 驻马踏镇工作队队长王和锋,发挥自身优势,引进新技术,提升马踏水稻、圣女果等农产品品质,打造了马踏镇“一镇一业”富硒水稻特色品牌。他们与合作社、农户合作,建设富硒水稻、富硒综合农产品和富硒沉香茶叶3个种植示范试验基地,为实现村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功能奠定了基础。
- 观珠镇合利村沉香产业规模化: 驻观珠镇工作队以党员带头种植沉香,带动村民种植超200万棵,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。为了延长产业链,他们筹集资金,建成了电白沉香原材料合利交易中心,为村民提供便利的交易平台,推动沉香产业发展壮大。
2. 产业项目引进,注入发展活力
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不仅挖掘当地特色资源,还积极引进产业项目,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。他们引进产业项目45个,涉及资金超8100万元,引进79家企业到镇帮扶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。
- 珠海驻电白工作组: 在岭门镇、观珠镇、霞洞镇、林头镇、树仔镇等地,共推进当地实施了25个乡村产业项目,把46个种植特色产业基地、34个养殖特色产业基地纳入“两个一百”项目库申报,并帮扶10个产业项目基地配套设施建设。
3. 利用土地资源,发展特色农业
电白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,驻镇工作队充分利用土地优势,发展特色农业,带动农民增收。
- 马踏镇富硒土地资源: 驻石古湾村第一书记帅庆伟,利用自身专业知识,为马踏做富硒天然土壤认证,打造“电白粮仓”的特色品牌。
- 合利村沉香树种植: 驻观珠镇工作队帮助合利村村民扩大沉香种植规模,打造了“沉香之村”。
H2: 电白乡村振兴:就业稳定,开花结果
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,各驻镇工作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做好动态监测,稳定就业,增强脱贫人口的“持久力”,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更多人。
1. 稳定脱贫人口就业
- 动态监测,精准帮扶: 电白聘请第三方做好动态监测,对脱贫户进行梳理分类,制定“一对一”帮扶措施,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。
- 设置公益性岗位: 各驻镇工作队结合镇情,设置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300多个,稳定脱贫人口就业。
- 实施创业就业“以奖代补”政策: 累计发放奖补资金500多万元,鼓励脱贫人口创业就业。
2. 强化就业服务保障
- 建设乡村振兴车间: 电白全区建有乡村振兴车间91个,吸纳当地脱贫人口884人就业。
- 打造乡村微工厂: 电白区委组织部帮扶发展“乡村微工厂”25家,带动周边1000多名村民就业。
- 多功能人才驿站: 驻岭门镇工作队改建了多功能人才驿站,为村民提供岗位推荐、技能培训、职工维权等服务,帮助群众更好地就业。
- 技能培训,提升就业技能: 电白共开展技能培训164期,帮助2059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。
3. 消费帮扶,助力产品销售
- 线上线下联动: 电白开展“美荔茂名,甜蜜定制”“月饼定制,爱心捐赠”等活动,借助各组团帮扶单位力量,引导干部职工和爱心企业通过“以购代销”方式带动农产品销售。
- 多渠道产销对接: 各驻镇工作队发挥资源优势,对接农业龙头企业、大型超市等搭建平台,将优质农产品推广到珠三角,三年来累计助力消费帮扶2850万多元。
H2: 电白乡村振兴:民生改善,生活和美
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产业发展,更要注重民生改善,让村民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。各驻镇工作队积极补齐乡村发展短板,改善人居环境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,促进乡村生活和美文明。
1. 教育帮扶,助力乡村教育发展
- 改善学校基础设施: 驻麻岗镇工作队为坑内小学和白马小学换新装,打造全新的操场跑道、学习长廊,完善音乐室、美术室、体育室和图书室,提升村庄的教育氛围。
- 建设村史馆,传承历史文化: 驻沙琅镇工作队整合资源,在莲垌村新建一座多功能馆室,集党史馆、村史馆、图书阅览室等功能于一体,传承历史文化,展现村庄发展历程。
2.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
- 提升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: 珠海驻电白区工作组指导相关镇实施47个提升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项目,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。
-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: 驻岭门镇、霞洞镇工作队规划帮扶资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,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- 完善党群服务中心: 驻林头镇工作队完善党群服务中心“办事不出村”云端服务设备,方便村民办事。
3. 改善人居环境,建设美丽乡村
- 推行“积分制”乡村治理制度: 驻岭门镇工作队在平岚村试点推行“积分制”,建立积分超市,鼓励村民参与村庄清洁等志愿服务,提升村庄环境卫生。
- 建设绿美村道: 驻那霍镇工作队与镇委沟通“一村一林”建设,联系爱心企业、乡贤捐赠树苗,种植苗木超2400棵,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那霍示范样板。
H2:乡村振兴,汇聚温暖力量
驻村第一书记们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,更是村民心中的温暖力量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,书写了爱与奉献的感人故事,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- 民情日记,记录乡村变化: 驻坑内村第一书记林桂鹏用五个本民情日记,记录了乡村振兴的点点滴滴,展现了驻村工作的艰辛和收获。
- 书信传递,表达深厚情谊: 驻白马村第一书记林楷彬在驻村期间,与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,用书信表达对村民的感谢和对乡村振兴的期盼。
- 绿色行动家乡美,激发爱家乡热情: 驻那霍镇工作队组织孩子们参与“绿色行动家乡美”乡村振兴主题征文活动,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爱,传承乡村振兴的理念。
H2:电白乡村振兴:结出累累硕果
三年帮扶,电白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果,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就业稳定,民生改善,乡村生活和美文明,为乡村发展描绘了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H2:常见问题解答
Q1: 电白乡村振兴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?
A1: 电白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果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: 打造了红松茸、富硒水稻等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,引进产业项目45个,涉及资金超8100万元,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。
- 就业稳定,开花结果: 稳定脱贫人口就业,建设乡村振兴车间和乡村微工厂,开展技能培训,提升就业技能,增强就业“持久力”。
- 民生改善,生活和美: 改善学校基础设施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,改善人居环境,建设美丽乡村,让村民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Q2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?
A2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,例如:
- 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: 一些村庄的产业基础薄弱,需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,培育特色产业。
- 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: 需要引进更多人才,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,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- 乡村治理体系有待完善: 需要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,提高乡村治理效率。
Q3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?
A3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:
- 党建引领: 以党建为引领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凝聚乡村振兴力量。
- 精准帮扶: 针对不同村庄的特点和村民的需求,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,提高帮扶实效。
- 多方协作: 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组织和村民共同参与,形成合力,推动乡村振兴发展。
- 人才队伍建设: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培养更多乡村振兴人才。
Q4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对其他地区有哪些借鉴意义?
A4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,主要体现在:
- 注重产业发展: 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,发展特色产业,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动力。
- 关注民生改善: 将民生改善放在重要位置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,改善人居环境,让村民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- 加强党建引领: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凝聚乡村振兴力量。
Q5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未来发展方向如何?
A5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未来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,着力推动以下工作:
- 产业转型升级: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,发展高附加值产业,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。
- 乡村治理现代化: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,提高乡村治理水平,打造善治乡村。
-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: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美丽乡村,提升村民生活质量。
- 乡村文化振兴: 传承乡村文化,发展乡村旅游,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。
Q6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对工作队员有什么启示?
A6: 电白乡村振兴工作对工作队员的启示主要体现在:
- 要有责任担当: 积极主动,勇于担当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- 要有奉献精神: 心系群众,真情服务,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。
- 要有学习能力: 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提升自身能力素质。
- 要有创新意识: 积极探索,勇于创新,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的活力。
结论: 三年帮扶,电白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果,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。这不仅是电白乡村发展的里程碑,更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次成功实践。相信电白乡村振兴工作将在未来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,展现更加美好的未来。